導讀:國內嬰幼兒奶粉全球最貴已成為市場共識,洋奶粉由于人們趨之若鶩,在中國甚是“傲嬌”,價格也是居高不下。近日,國家發改委對合生元、多美滋、美贊臣、惠氏、雅培、富仕蘭(美素佳兒)進行價格反壟斷調查。今天對洋奶粉進行反壟斷調查,或者罰款,對國產奶粉會是利好機會嗎?【事件回顧】
“傲嬌”洋奶粉遭調查 國產奶粉能否趁機崛起 不可否認,近年來國內嬰幼兒奶粉價格接連上漲,尤其是洋奶粉幾乎是相互攀比著漲價,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造成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完全扭曲。這次主要是“洋奶粉”遭遇反壟斷調查,可謂是“遲到的正義”。筆者注意到,早在2011年、2012年,媒體上就頻頻出現有關“洋奶粉”壟斷及變相壟斷的相關報道,依據是“洋奶粉”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最高達90%,價格越來越高——為原產地4倍。“洋奶粉”掌握定價權或者漲價權,必然損害中國消費者利益。
事實上,市場不相信眼淚,洋奶粉今天橫沖直撞,如入無人之境,皆因國產奶粉在近年來頻頻發生的安全問題中節節敗退,將自己寶貴的市場份額一點點地讓給敵手。當陣地全面淪陷為“敵占區”,“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局面就不可避免。
競爭,只有充分的市場競爭才是避免壟斷操縱的良方。如果國產奶粉能夠重獲國內消費者信心,奪回市場份額的半壁江山,擁有市場價格的話語權,洋奶粉自然也就不可能為所欲為,想提價就提價。
在筆者看來,不管這次反壟斷調查的結果如何,“洋奶粉”受反壟斷調查本身已經有一定積極意義,對國產奶粉生產企業也是一種提醒。在為政府鐵面執法叫好同時,國產奶粉企業也得自問:如果反壟斷帶來洋奶粉價格的回落,將意味著國產奶粉的價格優勢進一步喪失,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是否能倒逼自己提升質量的決心?如何做才能讓用腳投票的消費者,回到自己的身邊?
中央對此高度重視,亦有指向明確的工作部署。5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部署進一步加強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工作,要求按藥品管理辦法管奶粉,“把優質國產品牌樹起來,使消費者的信心提起來”。“66道關口嚴把奶粉安全”等舉措,彰顯政府解決這一問題的決心。
客觀上看,遭遇反壟斷調查,進口奶粉會有降價的壓力,國產奶企要重視政府重典治亂,珍視消費者的信任,以優質低價的產品迎接境外同行的挑戰。實際上,提高國產商品質量,重塑消費者信心,進而取代進口商品,甚至走出國門打敗同行,在這條道路上,中國有過家電、汽車等多個成功案例,奶粉完全可以成為下一個。
有業內人士認為,抑制“洋奶粉”價格或沖擊國內企業。這種認識看似有一定道理,但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即反壟斷調查會影響到消費者對“洋奶粉”的印象。其實,這次調查“洋奶粉”也給了國產奶粉趁機崛起的機會,就看國內企業能否把握好這個機會。
不可否認,中國消費者購買“洋奶粉”,更重視的是安全,而不是價格。但要意識到,當“洋奶粉”的質量問題、價格問題也頻頻出現時,部分消費者恐怕要重新審視“洋奶粉”。而國產奶粉則不存在價格壟斷問題,相反還有價格優勢。如果再給國產奶粉加一把“安全鎖”,國產奶粉重新崛起的機會無疑很大。
毫無疑問,防止“洋奶粉”價格壟斷最有效的辦法不是反壟斷調查,而是鼓勵市場充分競爭——既要鼓勵更多“洋奶粉”在國內市場競爭,更要鼓勵國產奶粉參與競爭。而國產奶粉與“洋奶粉”公平競爭的前提是,必須通過地球上最嚴格的行業標準,最嚴格的行政監管,讓國產奶粉脫胎換骨,與“洋奶粉”一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