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主食加工業逐步實現以生產傳統米面制品為主,向以生產多種類主餐食品轉變,工業化主食產品產銷兩旺,品種呈現多元化,在面制主食中,饅頭生產能力達到日產1100余萬個。然而饅頭產業化卻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探路饅頭產業化:五化突圍將迎良機 主食饅頭的產業化、工業化發展時間短,目前國內生產和使用的饅頭機,基本上都是模仿國外的面包生產設備和生產線中某幾個設備而成的,基本無自有知識產權。那么饅頭產業化應當包含哪些內容呢?中國食品機械設備網小編認為,起碼應包含以下五項———
產品標準化 衛生、安全、保鮮性等方面均應有相應的指標要求,這既是生產者組織生產要達到的目標,又是消費者選購饅頭的依據,還是監管者檢查、監督、規范市場的準繩。
操作規范化
把原料篩選、生產組織、產品銷售的每個環節均分解成一系列可供操作的動作,并制定每個動作的操作標準,從而把復雜的工作流程變成標準化動作。
操作車間實行全封閉,饅頭生產線有序運轉,包括從面粉進入不銹鋼管道自動上料到包括加水、和面、切團、成型、發酵、蒸制、回涼等多道工序均是機械化設備來完成,只有碼盤與分裝需要人工參與。
生產機械化 手工操作依賴于個人的習慣、技能、精神狀態,不同人做出的產品的質量不能統一,同一個人先后做出的產品也有較大的隨意性。機械化是衛生安全的保障,是規范化操作的前提。當然,生產機械化的前提是機械生產出的饅頭要比手工饅頭更好吃。
生產線的連續化、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等方面有巨大發展空間。其次,面團成型設備中還存在非常多的盲點,如定量輸送、連續和面、在線的硬度、溫度控制、多向壓延的壓面機等。另外,饅頭成型方面需進一步模仿手工、擴大產能、提高成型率、提高品質。同時,實現醒、蒸、冷卻的連續化和饅頭工藝品質的相結合性、設備經濟性及實用性。再者,冷卻設備、整理設備的空白需盡快填補。
工藝科技化 饅頭的原料是面粉,面粉是由小麥加工而成,三者之間存在必然的對應關系。工藝科技化在一定程度上集合了標準化、規范化和機械化研究的成果,以及饅頭的內部機理等方面的成果。工業化生產的饅頭達到或超過手工傳統工藝生產的饅頭的品質、口感和風味,具有一定的保質期,成為可流通的商品。
準入制度化 食品安全關系國計民生,食品行業準入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執行是主食產業化的制度保障。對饅頭生產企業的環境條件、生產設備、加工工藝過程、原材料把關、執行產品標準、人員資質、儲運條件、檢測能力、質量管理制度和包裝要求等條件進行審查,并對其產品進行抽樣檢驗。
中國食品機械設備網小編認為,饅頭產業化需加強部門聯動、多方協作,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依托國家行業科技專項等項目支持,開展關鍵技術聯合攻關,研發一批技術裝備;組織開展展示交流、技術推廣活動,促進企業與科研對接、產品與市場對接,推廣應用一批技術設備;加快標準體系研究,制修訂一批標準。如此,饅頭生產也將實現向工業化生產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