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資本作為一股到處掀風起浪的力量,在前幾年圍繞股市、房地產甚至煤炭等資產和資源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炒作之后,自今年以來,更是盯上了大蒜、綠豆、生姜等農副產品,并將其價格一路炒高。好在,因為國家適時出臺了正確的導向性政策和措施,彪悍的溫州游資才最終撤出了對大蒜、綠豆、生姜等農副產品的炒作,但此時這些被炒作的資源,其價格明顯已經走上了高位。溫州游資在歇手之下,不再打老百姓的主意,但卻由此找到了一個新的興奮點:世界名莊酒。
趁著中國市場進口酒大熱之機,溫州資本開始移步進口酒市場,并拉開了又一輪炒作序幕,讓以世界名莊酒為代表的進口高端葡萄酒成為近期最大的熱點,尤其是以拉菲價格的飛漲為契機,世界名莊酒在價格標桿被一次次拔高中進入“興奮期”。同時,在拉菲們所制造的“賺錢效應”中,追捧拉菲、熱炒名莊酒成了進口酒行業的一種時髦——由此所帶來的一個極為顯眼的副產品,即大量擦邊球拉菲的出現,在嚴重干擾著進口酒的市場秩序。
誰偷走了我們歡聚的酒杯? 在今年,因為各路資本的熱炒,普通老百姓面對動輒七、八元甚至十幾元一斤的價格,終于感受到了吃不起大蒜、買不起生姜的滋味。而對于財富階層來說,在這一年里也要開始面對茅臺、五糧液等名酒囤貨漲價的現實——產品有價無貨,經銷商和渠道商抓耳撓腮,已經習慣了喝名酒的酒鬼們,吃不飽的日子真的要到來?
不僅是中國傳統白酒中的名酒出現了持續漲價,包括拉菲等世界名莊酒在內,國際葡萄酒中的高端酒品,其漲價勢頭未作絲毫停頓,一路挑高到了即便是精英人群都要摸著口袋算計該怎么喝的地步——對于習慣于喝好酒的人們來說,自己酒杯中的勞什子已經上升到了奢侈品的行列,喝還是不喝,都是一種痛苦的抉擇。2011年,當面對價格已經高達5000元一杯的酒時,還有多少人敢輕易端起拉菲的酒杯?還有多少人能夠輕易端起這種價格高昂的液體?
手中握有資本的人,面對名莊酒飛漲的價格,內心里是竊喜,行動上在囤積居奇,大家比拼的是誰的酒柜中存放了更多數量的拉菲。而對于喜歡喝精釀葡萄酒的人來說,眼看著心愛之物沉睡瓶中,卻不敢去消受,這實在是一種痛苦。原本屬于自己能喝得起的酒,現在已經被置于奢侈品行列,而這背后,又是誰在作怪?我們是不是該大聲問一句:究竟是誰偷走了我們歡聚的酒杯?
2011,葡萄酒進入拐點之年 在2010年高端白酒一片喊漲聲中,葡萄酒離我們的生活卻是越來越近。我們眼瞅著人們紛紛將自己的酒杯染紅,那么迅速,那么堅決,那么興致盎然;同時,我們也能看到,在中國酒業大軍中,原來一直浸泡在白酒中的傳統渠道商,也開始紛紛打探進口葡萄酒的消息,并騰出了口袋,希望能夠裝入更多由葡萄酒發放的“紅包”和尊崇。
面對迅猛來襲的葡萄酒熱浪,我們不禁要問,2011年,真的是葡萄酒行業的一個拐點?在與傳統白酒登上同一競技舞臺之后,進口葡萄酒是否能在2011年里一“紅”定乾坤,并成為未來十年酒類消費市場的一大主角?在未來日子里,白酒、紅酒、啤酒、黃酒,誰將統領我們的酒杯?
無疑,在中國消費者仍然將葡萄作為一種水果、以食用為主的日子里,中國本土的葡萄酒企業一刻不停的打著普通老百姓的主意也就不足為奇。中國本土的葡萄酒生產企業,一直以迎合普通百姓的口味為最高宗旨,因此,國產葡萄酒中的中低檔產品在努力適應這種口味的過程中,能夠贏得巨大的銷售量則成為一種必然。
以往,因為中國消費者對于葡萄酒以及葡萄酒文化的陌生,在稀里糊涂中便被一些灌在酒杯中的低檔葡萄酒所俘虜——國產葡萄酒所崇尚的百姓目標定位,以及“質薄價希”的市場策略,都讓中國葡萄酒少了一些向高端市場沖擊的質量資本。而從運作層面看,在中國葡萄酒行業,因為大家已經習慣了玩弄針對渠道的“買場潛規則”,而忽視了葡萄酒“質量為真”的長久生存這一好牌,喊了十年“狼來了”之后,我們的產業大鱷們卻仍然玩著低質量標準的操盤游戲。在中國巨大的內銷潛力帶動下,國外低價進口葡萄原酒大量涌入中國,最終導致國內葡萄酒產業“勾兌”成風。此外,在我們的葡萄酒行業,還普遍存在一種玩名字、樹概念、大肆炒作之風,使國產葡萄酒行業處于一種魚龍混雜局面之中。然而,2008年,在國際葡萄酒市場突然東移亞洲之后,中國終于迎來了“群狼共舞時代”,而我們的葡萄酒行業,在揮舞質量“鈍器”之時,又有幾個酒廠或品牌能成為未來十年“與狼共舞”的贏家?
十年來,中國的葡萄酒產業正在演繹一場類似“達人秀”一樣的悲喜劇,酒品演繹參與者之多,源頭產地所涉及全球各國人士之眾,可謂空前絕后。2011年,作為一種前奏,身為“舶來品”的進口葡萄酒欲呈井噴之勢,其受關注度之高,市場趨于成熟之速,均為業內人士所有目共睹。同時,隨著市場對于產品質量提升、行業標準凈化以及尋找真正好葡萄酒的呼聲日漸高漲,國產葡萄酒與進口葡萄酒之間所存在的質量差距,令其華麗包裝難以掩蓋酒品的粗淺——更多的進口葡萄酒導入中國市場,不僅開化了消費者的心智,而且更令喝好酒、追求消費中的高性價比產品,成為時下進口葡萄酒熱中的一種共識。于是,在經歷了市場洗禮之后,由進口葡萄酒所樹立起來的質量標桿,作為一種參照,將引導中國葡萄酒市場在2011年走向一個明顯拐點——去粗取精、去雜留純,建立一個以質量為主要參照指標的消費體系,在這個新消費體系中,包括國產葡萄酒和進口葡萄酒在內,葡萄酒產業的整體質量將得以全面提升。
渠道融合,進口酒行業的主導趨勢 因為在產品特性及渠道方面所存在的差異,以往,在白酒與葡萄酒的經銷商之間往往會存在著鮮明界限——做葡萄酒的經銷商極少涉足白酒,而做白酒的渠道商對葡萄酒也不怎么感冒,兩者之間極少交叉,更少融合。
而這種現狀正在被慢慢改變。 從上次出現進口酒熱,至近幾年來進口酒再次澎湃,期間已經有10年之久。而在這10年里,緣于中國人對紅色的迷信和崇拜,人們逐漸開出了對葡萄酒的采購清單——不管是公款消費還是私家品嘗,在這張采購清單中,進口葡萄酒所占的分量越來越大、比重越來越高。而葡萄酒作為“富貴病”患者的保健飲品,對于它的到來,似乎至今還沒有來自任何方面的反對之聲。
很顯然,無論是從消費者的口風還是從市場表現看,進口葡萄酒都正在成為下一塊引人矚目的美味“奶酪”,在更多人端起進口葡萄酒之杯的同時,我們可以對此作出一個未必精準的判斷——他們端起的葡萄酒杯,會毫不猶豫的連續斟他十年!
當白酒大鱷們逐漸為進口葡萄酒所吸引,并除卻最初的羞澀和對這股進口酒熱潮所做的觀望時,也就預示著中國進口酒市場的變革即將到來。而這種變革,首先是從傳統渠道的演變開始——越來越多的傳統白酒渠道商開始向進口葡萄酒伸出橄欖枝,有一些傳統渠道商還亟不可待地率先進入該領域來實現“淘金”夢想。從這里我們能看到,在未來的三五年里,稀缺可控的品質葡萄酒資源,在“實力選秀”的產業舞臺上,將成為進口葡萄酒行業的主導,并將由此形成一種行業發展新趨勢。
拉菲之后,誰將成為下一個10年的開篇贏家? 無論是高端白酒還是高端進口葡萄酒,由于市場熱炒,高端酒品的價格平臺已經被逐步抬高,而隨著高端白酒中茅臺和五糧液的價格飆漲,以及進口葡萄酒中以拉菲為代表的名莊酒價格跳高,在高端酒價格被不斷拉升背后,市場上無形中就騰出了一個可供下一級酒品提升價格的空間。但遺憾的是,面對當前因高端酒提升而留下來的市場空當,至今尚未有能夠填補這一空當的高品質替代酒品出現。
來源:《酒海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