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年年初,一場旨在提倡節儉、厲行節約的“光盤行動”,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得如火如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和抵制“舌尖上的浪費”。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這個話題也多次被委員們提及。不僅如此,更有委員由此延伸,關注到了更廣泛的浪費問題。小編呼吁:除了“舌尖上的浪費”,食品銷售、加工等環節上的浪費同樣不應忽視。 關注舌尖外的浪費 “全鏈條”挖掘糧食自身潛力
據國家糧食局介紹,我國“舌尖上”的浪費觸目驚心,而餐桌上游的糧食產后損失浪費量大約為2億畝耕地的產量,比第一產糧大省黑龍江一年的產量還多。據測算,我國糧食產后僅儲藏、運輸、加工等環節損失浪費量達700億斤以上。其中農戶儲糧損失比例在8%左右,每年因蟲霉鼠雀造成損失400億斤以上。由于儲存條件差、損失大,損失損耗逾150億斤。由于成品糧過度追求亮、白、精,低水平粗放加工,副產品綜合利用率也很低。加工環節每年造成口糧損失130億斤以上。與此同時,我國糧食供求處于緊平衡狀態,近年來糧食進口量持續增加,每年進口的谷物和大豆在1000億斤以上,而每年又白白地損失浪費上千億斤糧食。
糧食浪費貫穿在每一個環節 糧糧食產后損失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調查,全世界每年糧食霉變損失3%,蟲害損失5%,合計8%。國家糧食局局長任正曉說,我國由于儲存設施簡陋,缺乏技術指導服務,損失比例在8%左右。據測算,我國糧食產后僅儲藏、運輸、加工等環節損失浪費總量達700億斤以上。
專家認為,糧食從生產出來到存儲、流通、加工,到變成食品擺上餐桌,每一個環節都存在損失浪費。“農戶儲糧占全國糧食總產一半左右。”黑龍江省甘南縣興十四村黨總支書記付華廷說,由于儲存設施簡陋,缺乏技術指導服務,損失比例在8%左右。
流通環節中,糧食運輸方式整體還比較落后,散糧運輸比例約為15%,大多采用包糧運輸方式,拋撒、遺留損耗大。吉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杜婕說,加工環節低水平粗放增長,既損失糧食營養又降低出品率,副產物綜合利用率也很低。
2012年,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5億元,補助農產品產地初加工項目,通過財政“以獎代補”方式,扶持農戶和專業合作社建設儲藏、保鮮和干制設施,改善產地初加工條件。
“餐桌上的浪費更加驚人。”吉林森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柏廣新說,在很多大學食堂,吃了一半的饅頭扔得到處都是,感覺現在人對糧食沒那么珍惜了。他說,“我們小時候掉一個飯粒都覺得可惜,可如今糧食夠吃了,粒粒皆辛苦的觀念也就逐漸淡了。”
生產加工環節:糧食浪費知多少 作為一個食品企業的管理者,除了關注出現在超市等銷售環節中造成的浪費,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義利食品公司總經理李奇還一直非常關心食品加工環節中的糧食浪費。他告訴記者,自己曾就這個問題進行了相關調研,而得到的結果也令人驚心。
“食品加工環節中造成糧食浪費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一些不可避免的損耗,其中最主要的,不外乎準入門檻太低、工藝水平落后所造成的浪費。”李奇介紹,眾多的微小型食品加工企業,因其工藝技術水平落后導致糧食利用率低,或因從業人員專業素養不高、管控能力有限而導致批量產品不合格報廢引發的浪費,是我們看不見卻普遍存在的。“還是以面包為例,其中一些添加劑的使用方法是很多小企業所忽視或不了解的,結果就造成生產出來的食品不合格,一旦被查出,就是浪費。”
李奇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目前,全國共有登記的食品加工企業40多萬個,加上不登記的各類小作坊估計不下100萬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僅有3.8萬家,絕大部分都是小工業、小作坊,其技術和工藝水平良莠不齊,不僅食品質量和安全得不到保障,其原料利用效率遠遠低于規?;a。而2012年,全國食品工業總產值約10萬億元,其中3萬億元左右是糧食原料成本,如果損耗1%就是300億元,而食品行業普遍的損耗在2%~3%。“規模企業的損耗尚且如此,那100萬個小企業或小作坊所損耗的糧食該有多少?觸目驚心??!”說到這個數字,李奇很是憂慮。
產能過剩、工藝水平低 糧食產業浪費驚人
一斤酒、三斤糧,我國釀酒行業產能明顯過剩,由此而浪費的糧食難以計數。按照《中國釀酒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到2015年,我國白酒總產量將達到960萬千升,但僅2011年一年,白酒產量就已“達標”,還超出60多萬千升。
我國糧食消費結構中,工業用糧約占20%,其中酒類用糧增速最猛,2011年全國白酒產量相當于2003年的3倍多,平均每人15瓶,約耗糧3000萬噸,啤酒耗糧接近1000萬噸,僅酒類和酒精耗糧,占糧食產量超10%。
釀酒業的興旺,是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表現。四平紅嘴集團公司總裁盧志民認為,每當市場處于高回報期,吸引各種資本流入,產能階段性擴張迅速,是正常市場現象,隨著市場優勝劣汰,最終還是會有幾家有實力的大企業脫穎而出。他舉例說,紅嘴集團的啤酒廠剛剛建立時,國內啤酒品牌也有很多,而紅嘴的金士百啤酒逐漸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向玉米要能源”,玉米加工業產能過剩,與人爭糧,是另外一種產業浪費。杜婕說,近年來,國內以玉米為原料的生化制品、燃料乙醇、麥芽糖、檸檬酸、賴氨酸等生產不斷擴大,上馬的項目規模大、投資大,年處理玉米幾十萬噸甚至上百萬噸,有的玉米主產縣、鄉一下鋪開幾個大廠,甚至隔墻相望。
口糧消費30%、飼料用量40%、工業用糧20%……遠期看,我國飼料用糧、工業用糧將持續攀升,預計將分別達糧食消費總量50%、25%。曾任吉林省農委主任任克軍認為,“糧變肉”過程中,我國飼料轉化率低于發達國家水平。伴隨人均肉禽蛋奶消費不斷增長,飼料用糧相應增加,生產同等品質、同樣多的肉禽蛋奶,我國需要消耗更多的糧食。
遏制“舌尖外的浪費”,從提高準入標準做起 對于如何遏制“舌尖外的浪費”,專家建議,應從幾個方面做起:
首先,要支持專業化規?;a加工,提高糧食加工和轉化利用率。政府應該鼓勵、支持食品工業生產專業化、規?;?,積極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加快淘汰高耗糧、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生產能力,提高糧食加工和轉化利用率。
其次,鼓勵發展服務于社區的食品專業店,對于那些有信譽、購物便利、產品特色明顯、具有零售散賣模式的商家,政府應該從更多層面給予支持和鼓勵。
最后,就是要加強政策的穩定性和引導性,提高準入標準,杜絕惡性競爭。“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源。”糧食問題應從糧食種植、收儲、加工到餐桌引起全面的重視和關注,應從國家戰略的層面進行細致科學嚴謹的規劃,提高準入標準,形成專業化規?;a,形成市場的適度競爭,而不是過度競爭和惡性競爭。就目前情況而言,很多種類的食品并不是供不應求,而是供應遠遠大于市場需求,自然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量浪費。同時一些不法廠家為降低生產成本,不惜制假售假,從而擾亂市場,損害消費者權益。
小編認為,蟲霉鼠雀,農戶儲糧損失400億斤;包糧運輸“飛機拉線”,每年丟掉150億斤;低水平粗放加工,每年消失130億斤;10%用來釀酒,釀酒業卻產能過剩……我國糧食生產“九連增”,進口糧食數量卻不降反升。糧食供求“天枰”已經開始傾斜,從糧食的全鏈條浪費反思“糧蝕”危機,從糧食生產、運輸、加工、銷售、消費每一個環節入手,“全鏈條”挖掘自身糧食潛力,牢牢把糧食安全掌控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