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我國水產養殖產量連續17年居世界首位,目前已占全球總產量的70%左右。2008年,全國水產品的總產量達到了4896萬噸,已經連續20年居世界第一位,水產品的人均占有量達到了36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倍。水產品由于含水量高,體組織霉類活性強,容易腐爛變質。水產業從生產第一線開始,到船上保鮮、碼頭起卸、挑選加工、凍結入庫、運輸中轉、市場銷都涉及冷鏈保障。
構建冷鏈系統是發展水產品物流的重要內容 水產品冷鏈需求市場發展狀況 水產品在物流過程中需快速流轉。因為鮮活性,部分水產品需要冷藏和冷凍,按常溫品、低溫品和冷凍品不同屬性進行儲存運輸或活水車帶制冷充氧設備的運輸。如冷凍水產品一般要求在-18℃~-25℃下流通,而生鮮高檔金槍魚的保鮮儲存和運輸,則需要-55℃及其以下的的超低溫冷庫或相關設備。
我國冷鏈物流發展落后阻礙行業發展,目前約80%水產品基本上還是在沒有冷鏈保證的情況下運銷的,冷鏈水產品的品質保障薄弱,由于冷鏈水產品消費的季節與周期性、產品傳遞渠道的長度等,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產業低成本競爭導致冷藏鏈低水平重復建設。水產品損耗主要是貯藏和運輸溫度無法保證、操作時間控制不當及轉運銜接不好引起的變質腐爛等,這都造成我國水產品流通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水產品冷鏈的發展與國民經濟實力和人民生活狀況是密不可分的。隨著我國水產品品種及產品的不斷增加及擴大,國家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視,市場對水產品冷鏈物流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水產品冷鏈物流迎來了發展新機遇,但是同時面臨更多的問題。
我國水產品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 水產品冷鏈物流中的裝卸速度、作業流程、檢驗驗貨制度及一些環節上在管理上缺乏統一的作業標準,使得中國大部分水產品銷售環境不能控制在冷鏈溫度之下。對各大類水產品的產品溫度、濕度指標及儲存期限,冷鏈標準建設不及時,不能具體提供一個科學統一的推薦范圍。
在一般的菜市場上冷鏈配置建設不完整,水產品物流設備比較落后,因此,水產品的品質損失比較大。冷鏈體系配置只能依賴于城市化的提高,農村是很難做到的。在運輸過程中還缺乏統一化的包裝配置和物流形態。
當前,我國水產品冷鏈構建屬于初步性、分散性、片段性,水產品冷鏈更多的是集團性或者企業獨自性的配置,離區域性、全國性的冷鏈網絡還有比較大的差距。而這種片段分散方式的冷鏈系統,往往使得冷鏈標準無法連貫的執行,全過程冷鏈溫度的記錄無法發揮作用,冷鏈的交接過程比較復雜。
我國冷鏈物流發展壯大的建議 沒有冷鏈系統,現代水產品物流無從談起,構建冷鏈系統是發展水產品物流的重要內容。
1、建設完善的一體化冷鏈技術系統
基于水產品生產的季節性與消費的全年性、生產的地域性與消費的全局性的矛盾,必須建立從生產到消費者餐桌的一體化冷鏈技術系統。必須對水產品產地養殖、捕撈、運輸及銷售一條龍封閉鏈條的冷處理加工等環節,建立集成冷鏈技術體系,形成水產品預冷加工→冷庫→冷藏車運輸→批發部冷庫→超市冷柜→消費者冰箱的一體化冷鏈系統。
2、建設完善的一站式冷鏈配送網絡
水產品冷鏈配送網絡的關鍵是冷鏈配送的一站式,目前多家間斷的冷鏈配送過程中,實際上冷鏈是不連貫的。必須積極采用自動化冷庫技術,包括儲藏技術自動化、存儲庫房數據管理系統。冷藏運輸技術從公路冷藏運輸、鐵路冷藏運輸、水路冷藏運輸發展到冷藏集裝箱多式聯運。冷藏運輸將朝著多品種、小批量和標準化、法規化的方向發展,進行一站式“門對門”的服務。
3、建設完善的水產品冷鏈系統標準
水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需要各種科學規范的標準,例如水產品冷藏溫度標準、運輸操作標準、包裝材料和規格標準、水產品品質檢驗標準等,節能和注重環保將是冷藏車技術標準發展的主要方向。必須克服冷鏈建設標準滯后的現象,例如在2007年11月1日,上海公布有了第一個的地方標準“食品冷鏈技術與管理規范”(DB31/T388/2007)。國家級標準“冷凍食品的包裝、冷鏈運輸和儲存”正在申報批準中。標準化技術帶來水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的現代化發展。
4、建設完善的水產品冷鏈經營環境
對水產品安全和質量負責,對委托企業自身商業秘密負責,水產品冷鏈物流企業在“行業自律”基礎上必須規范經營。規范和標準執行的基礎是誠信,規范和標準執行的約束力是法律。水產品冷鏈需要法律保障,開展誠信系統和法律系統的建設,配置完善的水產品物流經營環境。在規范冷鏈經營環境的基礎上,對冷藏車的使用進行定位信息動態監控,跟蹤各種水產品貨物,同時將全國的需求信息和遍布各地區的連鎖經營網絡聯結起來,確保冷鏈物流信息快速可靠地傳遞,適應我國水產品冷鏈物流市場的日益擴大。
小編認為,當前,國內水產品冷鏈缺少貫穿整個冷藏鏈的國家和行業標準,質量保障體系薄弱。尤其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水產品冷鏈的相關行業將面臨更多的激烈競爭,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使得水產品冷鏈物流朝著健康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