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我國冷卻塔市場起步晚,但發展穩定增長,市場發展空間十分廣闊。近幾年來,國家不斷推出高技術高質量的冷卻塔產品,并且要使干濕式冷卻塔設計、選型、報價、成本管理等計算機化、模塊化,再利用國內產品的價格優勢,這樣不僅可以占領國內市場,而且沖出國門走向世界也是可能的。
冷卻塔是一種廣泛應用的熱力設備,是一種利用水的蒸發吸熱原理來散去工業上或制冷空調中產生的廢熱以保證系統的運行的裝置,主要應用于空調冷卻系統、冷凍系列、注塑、制革、發泡、發電、汽輪機、鋁型材加工、空壓機、工業水冷卻等領域。冷卻塔的作用是將攜帶廢熱的冷卻水在塔體內部與空氣進行熱交換,使廢熱傳輸給空氣并散入大氣中。
南京揚子石化:一張冷卻塔實驗圖紙造就一個神話
螺旋槳似的裝備正在雙曲線形的“大桶”中勻速轉動,水花飛濺、嘩啦一片。
這是顧銘口中的水動風機冷卻塔運行的現場。
“離我們最近的應用案例就是南京揚子石化。”顧銘自信滿滿地向本報記者介紹。
2003年,顧銘的團隊從科研人員手中買來了冷卻塔的實驗圖紙,開始琢磨如何把這張圖紙上的畫面變為現實。沒想到經過7年的試錯,該團隊終于在2010年成功推出了成熟的“水動風機冷卻塔”。
在南京星飛冷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星飛)總經理口中的水動風機冷卻塔究竟為何物?
像揚子石化這樣的化工廠或是大型鋼廠,隨處可見的雙曲線形狀的設備就是冷卻塔,而這種設備利用空氣和水的接觸(直接或間接)來冷卻水,以水為循環冷卻劑,從系統中吸收熱量并排放至大氣中,從而降低塔內循環水的溫度。
不過,與傳統冷卻塔不同的是,顧銘的水動風機冷卻塔不使用發動機,而充分利用這些巨型冷卻塔中循環水的勢能,將其作為風機的動力,使冷卻過程實現零耗能,顧銘并且表示,“一年便能收回投資成本。”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依靠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提供的減排模型計算得出:到2022年,如果此技術能夠占據50%的中國市場份額,此水動風機冷卻塔每年可以減少636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在“節能環保”的大帽子下,南京星飛在上海同濟大學以及南京河海大學的合作支持下成功研究出了顛覆行業的傳統邏輯的冷卻塔,利用水泵的余壓以水帶動風機冷卻的革新產品,屬于該公司自主知識產權,并獲得兩項國家發明專利。
在傳統冷卻塔中都要安裝電機作為風機動力,不僅耗電,而且穩定性差。
以一臺冷卻水量約1500噸每小時的傳統冷卻塔為例,所配電機功率約為55千瓦,按每天工作16小時計算,每年所耗電能30萬度左右。以每度電費0.8元計算,一臺傳統冷卻塔每年所需電費就是24萬元。
“雖然在2005年我們就已經有了初步的產品,但是產品的性能并不穩定,直到2010年我們的產品才進入了成熟期。”
不過,就現在該設備的性能而言,對于投資者來說也會有足夠的吸引力。由于不需電力驅動,直接可以為一家大型企業節約花在冷卻上面的費用。
“我們改造了4臺冷卻塔,以前每個冷卻機需安裝1臺200千瓦的電機,現在每年4臺水動風機冷卻塔可節省電費300多萬元。”揚子石化塑料廠循環水車間生產主任陳施榮告訴本報記者。
這樣的成功讓顧銘對此項技術的市場景非常有信心。
“這個市場至少有上千億的市場規模,這只包括老塔的改造,還不包括新塔的建設。”顧銘表示,光是神華集團的舊塔改造量就有5個億。
據了解,除了揚子石化,目前該公司已對南京鋼鐵集團、金陵石化、大慶石化、儀征化纖、江蘇申玖化纖、珠江鋼鐵、韓泰輪胎、巴陵石化、柳州鋼鐵、江蘇沙鋼集團、吉林石化、鞍鋼股份(000898,股吧)、濟南鋼鐵等近200家企業的冷卻塔成功的進行了改造。
在近年國家節能調子的號召下,顧銘的生意也開始了小幅的盈利,“銷售額在一億多一點。”
“不過研發的投入依然非常大,我們還需要培養技術人員。”顧表示,但接下來的資金投入并沒有給他帶來多大的困擾。
而他困擾是“被侵權”。
“市場上侵權非常普遍。”顧表示,凡是一個好的產品上市以后,仿冒的產品就非常多。
近年來,顧銘的團隊身影不時出現在法院,一樁侵權官司一件接著一件,“我國的刑法和民法在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上很弱。”
學院、中國工程院的等多名院士,以及來自中國勘察設計師協會、中國建筑學會暖通空調分會、中國制冷工業協會、中國制冷學會等多位負責人。
結語:由此看來,冷卻塔的應用非常的廣泛,同時結構也是很復雜的,要想使冷卻塔的功能發揮到最大化,冷卻塔的技術要求必不可少。冷卻塔行業要取得長遠的發展,就必須遵循節約能源的原則,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