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年上半年以來,國內冷鏈物流園區建設大潮興起,雨潤、聯想控股等資本巨頭搶灘布局全國性冷鏈網絡,以冷庫為主的冷鏈設備投資快速回升。我國冷庫市場發展看上去很美,但中國食品機械設備網調查發現,轟轟烈烈的“造庫運動”一方面存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一方面卻明顯呈“吃不飽”狀態。
冷庫市場調查:供大于求伴隨一庫難求
冷庫需求旺盛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產品的大幅增產和速凍食品的快速增長,對冷庫建設需求越來越強勁。據農業部測算,到2020年我國的人均蔬菜占有量在現有的370公斤基礎上還要增加30公斤,新增需求則主要通過提高單產和減少損耗解決。另外,速凍食品的產量以20%的速度遞增,近三年來甚至以35%的高速度增長,遠高于全球9%的平均增長速度。冷庫市場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隨著西部大開發等戰略的縱深推進,中西部地區建筑業、工商設施發展及生活質量的提高,冷庫產品的需求日益加大,需求范圍和需求層次也呈現復雜化和多樣化的發展趨勢。中西部地區基礎產業將迎來增長,冷庫作為基礎建設的配套設備,其需求也隨之擴大。中西部地區冷庫市場高速增長,市場整體容量大、競爭相對較弱、利率較高,冷庫市場展現出巨大的消費潛力,吸引眾多冷庫生產制造企業加速中西部戰略轉移升級。
冷庫項目紛紛上馬 湖南地區興建的最大農產品冷鏈物流基地偉鴻冷鏈物流中心,征地400畝,規劃投資10億元,新建12萬噸冷庫,800個交易門面,建設面積15萬平方米?,F一期投資8億元,已建成兩座8萬噸容量的冷庫,600多個門面。
河北地區打造第一冷鏈航母,建設的厚樸冷鏈物流園占地95畝,規劃總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總投資7.1億元;“重慶市冷鏈物流園”項目落戶白市驛西部現代物流園區,計劃將在5年內建成34萬噸冷庫、冷凍批發市場和配套設施等。
溫州市現代冷鏈物流中心啟動,預計于2015年底前逐步建成并投產運行,建成后將成為浙南閩北規模最大的冷鏈物流中心,建成后,冷庫庫容達8.8萬噸,包括用于速凍產品的低溫冷庫和用于冰鮮產品的高溫冷庫,大型凍品交易市場交易鋪位共850個,年交易額達150億元……
其中,冷庫建設狂飆的典型當屬重慶。2009年,重慶冷庫規模為17萬噸,2011年,該數據飆升至30萬噸,而到目前,包括建成的、規劃或在建的,全市冷庫規模將達到80萬噸~90萬噸。
冷庫應用呈現兩極分化 上千萬噸冷庫建設方興未艾,不少凍品市場的從業者在驚嘆之余,不禁發出疑問:現有冷庫資源尚且存在淡季資源閑置的情形,一大批新冷庫的上馬是否會“吃不飽”,從而引發行業的惡性競爭?事實上,市場“供大于求”和結構性分布不均的矛盾已經出現,看似前景風光的冷鏈企業,有不少自己的“難言之隱”。
首先是冷庫量的供需不平衡讓各地冷庫租賃價格有著巨大的落差。冷庫超過60%的比重分布在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冷庫占比卻不足。比如在西安地區最成熟的凍品交易市場為方欣國際食品城,目前其冷庫的租賃價格在每噸每天3元左右,并且其庫位供需處于相對偏緊狀態。然而有凍品商戶聽說雨潤的冷庫投入使用后,租賃費會下降到1元,明顯是要打價格戰的架勢。知情人士表示,對于西安現有的冷庫市場而言,未來市場則會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價格戰在所難免。這也讓當地不少凍品商戶懷有“坐收漁翁之利”之心。
再看杭州,一家物流公司的負責人說,因為看好冷鏈運輸的發展前景,公司在2008年投入了2000多萬元打造了儲藏量為2萬噸的冷庫,但目前冷庫的利用率卻連一半都沒達到。在重慶,由于冷庫容量不足,導致租賃價格偏高。當地萬噸冷庫基地今年初新投運的4萬噸凍庫現在已經“一庫難求”,月租金已經達到150元。而相比全國的平均水平僅為每噸60~70元/月。
其次,從冷庫類型來看,冷凍庫占比超過50%,而超低溫冷凍庫卻占比不到1%。在儲藏商品品類上,果蔬類產品占比超過30%,而水產品、肉禽類產品占比有待提升。此外,冷庫的技術創新運用水平不夠,很多新上馬的項目依然采取幾十年前的冷庫建造方式,完全不能滿足市場新形勢的需求。高衛平透露,雖然在冷庫建造前,很多設計者都向著自動化的目標靠攏,但真正能自動倉儲、搜索、出貨、智能化運作管理的冷庫幾乎沒有,自動化庫的發展會很漫長。一旦冷庫建成,接下來的幾十年的營運中,很難進行修改,這也會成為影響冷庫使用效率的掣肘。
最后,國內冷鏈物流園區建設熱潮的興起主要受政策出臺的刺激與推動,而相應的硬件設施并沒有同步發展,成為物流園區建設運營的主要制約因素。“冷鏈物流園區的建設在于實現冷鏈物流全流程集約化、高效化運作,對資源有效整合、科學控制,從而大大降低成本,讓老百姓也能吃到全國各地的新鮮特產。然而各方軟硬件設備、管理能力的不到位,讓冷鏈園區空有外表。”一位不看好冷鏈現有發展的業內人士表示。
編者語:安華物流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延安表示,冷鏈物流一般包括冷鏈倉儲、冷鏈運輸、冷鏈宅配三個環節,目前冷鏈倉儲局部過熱,攤子鋪得較大,但冷鏈運輸和冷鏈宅配卻受市場制約,依然跟不上,這導致了整個行業畸形發展,很多冷鏈企業處于虧損狀態。這無疑給冷鏈發展潑了一盆冷水。
這兩年各行業資本大佬紛紛搶灘冷鏈物流,火爆的冷庫市場亟待理性投資,讓每一座冷庫做到物盡其用。從國內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未來電商的需求推動來看,長遠看肯定是賺錢的,但是其回報期非常長,沒有二三十年不可能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