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途按】生鮮O2O是一個高成本、高要求的產業,每一個環節都不能輕視。本文回答了生鮮為什么要“O2O”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并列舉了三家國內典 型生鮮O2O運營商的運作模式,突出生鮮之“鮮”的核心要求:1、滿足消費體驗;2、解決最后一公里配送;3、保證食材最新鮮和最美味。文末最后點出: “商業模式本身并不能解決商業問題,商業模式是我們在解決消費者問題時產生的附屬品,目的不同,商業模式便有差異,而鼎級商業模式都有一個內生性的生態 鏈。”
09年下半年,沈總從寧波來到上海開起了生鮮連鎖超市,首家500多平米,生意不錯,但僅僅一個月后就關掉了。
這位沈總就是廚易時代(生鮮O2O模式)的創始人沈軍偉先生(@廚易時代-沈軍偉),他在傳統行業算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現在卻窩在辦公室天天和一堆繁雜的事情打交道,我曾開玩笑說“如果我是你,早去包個山頭歸田隱居了”。
為什么關掉?我直接問。
他總結了生鮮連鎖超市的五大致命點:
1、幾百平米滿足不了消費者需求(除非做夫妻店),而大規模的房租成本太高;
2、生鮮行業的能源消耗太驚人(水電煤等);
3、每個品類都需要專業的采購、理貨及后臺操作人員,人工費用很高;
4、消費者有挑挑撿撿的習慣,自然損耗高到讓你發瘋;
5、店長的經營管理能力關系到店鋪存亡;
其實,以上幾點也是整個生鮮行業的弱點,關掉超市另起爐灶并不意味著能繞道而行,而是經過一段淺泳后,沈總對生鮮行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從魚眼睛談生鮮行業的本質
和沈總談生鮮行業,他會滔滔不絕。
教了我幾招鑒別“鮮”的方法:如何鑒別買的魚是否新鮮?鮮殺的活魚,蒸煮后的眼睛是凸出來的,而非新鮮的一定是凹進去的。
鮮活的大蝦,活體直接包裝后即刻進行0-5度冷藏,自然死亡后(3個小時左右)再進行烹煮,大蝦外形一定是卷曲狀,如果蝦體垂直或掉頭,那一定是大蝦在進入冷藏之前就死掉了。
我們人人都稱自己為吃貨,但專業的吃貨并不多。
你去菜市場買魚,魚老板通常是這么殺魚的,“砰……”把魚在地上摔死,或“砰……”一個刀板把魚拍死,然后去鱗除內臟……
“但歐美人并不喜歡吃活鮮……”沈總說。
因為所有的活體,在屠殺后必須有一個排酸過程,我們慣有的消費思維是冷凍肉不好吃,那是因為我們都是為了儲存而冷凍,歐美則是為了排酸而冷凍,這里面有嚴格的溫度及時間限制,確保你拿到手的是最安全最新鮮的食材。
排酸過程少則2-3個小時,多則需要12個小時甚至更多,我們的消費者并不知道這些。
沈總繼續說,廚易時代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可以保證你拿到手的食材都是鮮殺且經過排酸的。
此時我不禁驚詫,這應是“鮮”的極致了。
生鮮行業的“鮮”字,絕不僅僅是我們談的配送保鮮問題,還有更深奧的技術問題。
生鮮電商為什么需要“O2O”
從三點來闡述:
我們知道不少愛穿戴的MM們,會跑到服裝店鋪試穿衣服,記下款號后便溜之大吉,回家便在淘寶上下單了,即終端店鋪可以滿足“消費者體驗”需求,這便是第一點。
瓜果蔬菜尤其需要眼見為實,買塊肉都是讓師傅按照指定的位置來用刀,以滿足消費者“挑挑撿撿”的習慣,雖然并不是所有消費者都很挑剔。
第二,鎖定目標客戶群體,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倉儲配送問題。目前,另外一個“O”多數會以社區店的形式,落地在社區里面或社區外的核心街道,終端店鋪有提貨和展銷雙重價值,通過網絡實現互通,以靈活的協調運營。
第一點是滿足消費者傳統的消費習慣,第二點是彌補生鮮配送在最后一公里的短板,但這兩點都不足以構成核心競爭力。隨著行業發展,人們的消費習慣是可以被 改變的,就像10年前你完全想象不到今天在網上可以買到飛機大炮,而彌補最后一公里短板也有很多方式,比如和社區物業或附近便利店合作。
第三點也是我想表述的最核心點,要保證食材的最新鮮和最美味,必須借助另外一個“O”才能實現,且僅僅有社區店還不夠,還需要有中央廚房做配套,才能保證你吃到的魚在2個小時前還活蹦亂跳,你吃到的毛蟹昨天還暢游在朝鮮水域。
這一點也就是在解決前文中提到的生鮮行業的本質特性,且幾乎沒有可以替代的選擇。
生鮮電商O2O的商業模式
生鮮O2O本身是一種商業模式,可能有一萬個理由去O2O,但有了兩個“O”不一定是好模式,要么平地而起一個獨立體,要么在現有的體系上做價值鏈延伸,資源和目標不同,運營方式也大相徑同。
第一家:永輝“半邊天”
4月份時曾經上線,不滿兩個月便夭折,而最近永輝副總裁翁海輝放言,“半邊天”最快在8月份會重新登場,今天仍沒上線。
我發現其網站叫“半邊天會員配送網站”,也就是說只對會員開放,這里的會員有兩重含義,即網站注冊會員和傳統超市發展來的高級會員,顯然不是前者,如果是后者則其網站的意義在針對自身會員做的價值鏈延伸。
對永輝來說,最有價值的路徑是依托傳統超市的強勢資源,實現會員宅配服務,憑空做一家獨立的生鮮B2C可能性不大。
而此類宅配服務有點類似多利農莊模式,區別在上游貨源的生產和整合能力,永輝的優勢在生鮮行業的專業經驗和傳統超市的輻射配合,目前永輝在北京、重慶、福建等多個省市有200多家大、中型超市,后勁十足。
第二家:武漢“家事易”
2010年時家事易就開始布局“電子菜箱”工程,即在社區內裝一組電子菜箱,消費者可以在網上下單,憑借密碼到相應菜箱內取菜,全程由系統完成。
家事易已安裝了約1200組菜箱,進駐了700多家社區,一組電子菜箱的安裝成本約1萬元,僅僅這批菜箱就需要1200萬的投入,且不包括物業管理費、人員及配送費等。
而他們承諾的菜價是比超市還便宜10-20%。
誰會做這樣傻大粗的生意呢?
武漢市某官員曾說道:作為武漢市“智慧城市”建設的示范項目之一,將向全國復制推廣“菜聯網”工程,用5年時間投入20億元資金,在全國20個城市形成3000萬戶家庭的終端銷售網絡,實現年銷售額達200億元……
此時,你應該明白了……
圈內人應該知道“智慧城市”是我們推進城鎮化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是便民服務的政策性工程。
此時你也不難理解為何他們菜價一定要比超市便宜,而企業盈利還是虧損并不是首要問題,且盈利來源也不在消費者端。
第三家:廚易時代
廚易時代的核心是打造生鮮產業的循環體:
1)社區居民成為會員方可享受服務
是以儲值卡的方式進行現金儲存及消費,而這種儲值卡除了給消費者帶來便利,還可以做禮品卡發放,滿足企事業單位員工福利采購需求,且具有一定的金融屬性。
2)中央廚房輻射周邊社區“廚易站”
電子商務本身不能解決保鮮及產品流通問題,如果深入到產業鏈核心,一定需要中央廚房做配套。
一是切實的解決“鮮”的問題(活體鮮殺等),二是靈活掌控貨品的標準化,延伸下去也可以做凈菜宅配。
其實,廚易時代確實也正醞釀一個獨立的“家宴平臺”,目標是將凈菜以套餐的形式宅配到家,新鮮食材到家后直接下鍋,沒有中央廚房是無法完成的。
3)全程信息化
網站的背后是系統,系統的核心是數據集成和數據處理。
廚易時代除了有一套完善的會員系統外,還開發了一套ESL電子價格標簽系統,各個“廚易站”的價格均是電子標簽,由系統的后臺統一控制。同時,還有一套點菜系統,每個廚易站都配有Pad點菜器,會直接在Pad里輸入卡號及密碼,即可完成點菜或提貨。
4)獨特的“消化系統”
所謂消化系統是指公司還沒有足夠的消費量時,借助公司的其他產業幫助消費產品的業務體系。
廚易時代有自己的餐廳及禮贈渠道,賣不掉的多余產品可以借助這些渠道協助消化,以降低綜合成本,多數企業是沒有這套消化能力的。
生鮮電商O2O的核心秘密
上面談到的幾種模式,我更欣賞廚易時代,不過度仰仗政府,也不依賴他人資源,生鮮產業的特性決定了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那么,它的秘密是什么?
我思索良久也得不出一個萬能的答案,但有一點我想表達:商業模式本身并不能解決商業問題,商業模式是我們在解決消費者問題時產生的附屬品,目的不同,商業模式便有差異,而鼎級商業模式都有一個內生性的生態鏈。
(品途網特約作者 @野地里的辛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