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國外膜分離技術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始于20世紀60年代末,首先從乳品加工和啤酒無菌過濾開始,隨后逐漸用于果汁、飲料加工、酒類精制等方面。西歐是膜技術用于食品工業起步最早、應用最廣的地區,目前已擴展到發酵和生物工程的應用,各種動、植物蛋白的加工,各種食用膠的加工以及氨基酸、多糖和咖啡、茶的加工等各個方面。
人們對膜進行科學研究則是近幾十年來的事。1950年朱達W.Juda試制出選擇透過性能的離子交換膜,奠定了電滲析的實用化基礎。1960年洛布(Loeb)和索里拉簡(Sourirajan)首次研制成世界上具有歷史意義的非對稱反滲透膜,這在膜分離技術發展中是一個重要的突破,使膜分離技術進入了大規模工業化應用的時代。其發展的歷史大致為:20世紀30年代微孔過濾;40年代透析;50年代電滲析;60年代反滲透;70年代超濾和液膜;80年代氣體分離;90年代滲透汽化。此外,以膜為基礎的其它新型分離過程,以及膜分離與其它分離過程結合的集成過程(IntegratedMembraneProcess)也日益得到重視和發展。
膜分離技術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
膜分離技術在食品工業科技進步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由于它的無相變、節能及在常溫下分離等特點,一經引入食品工業就受到關注并取得不凡業績。它簡化了傳統食品加工工藝;避免了食品加工中的熱過程,高度保持了食品中的色、香、味及各種營養成分;降低和解決了污染物的排放,并使有效成分得以綜合利用和回收;它既可脫鹽、脫除有害物質和細菌,又可防止沉淀物的產生,所有這些先進之處都是其他加工方式無法相比的。
在發酵和生物工程領域應用膜分離技術較為廣泛的酶制劑,幾乎所有的微生物酶、動物酶、植物酶都用超濾來進行濃縮和精制,可將酶濃縮10倍,純度從20%左右提高到90%以上。另一項用得比較成功的是生物膠—黃原膠的提純濃縮,超濾可去除黃原膠中的色素和蛋白質,并將黃原膠濃度從3%濃縮到9%左右。
在動、植物蛋白加工中最典型的是雞蛋清和全蛋的濃縮。用反滲透進行蛋清的濃縮,固含量可從12%提高到20%,而用超濾濃縮全蛋固含量可從24%提高到42%。這在生產蛋清粉和全蛋粉的工藝中是惟一可降低能耗、提高噴霧塔產量的濃縮方法。
在各種食用膠的加工中主要有果膠、明膠和角叉菜膠等,超濾可將果膠和角叉菜膠濃縮至固含量3%以上,而明膠則可濃縮至15%左右。
乳品工業中的膜技術是應用最早而且規模最大的領域。超濾和反滲透主要用于脫脂牛奶的濃縮和從干酪乳清中回收乳糖和乳清蛋白。近幾年來,又用微孔陶瓷膜與巴氏滅菌相結合,使屋型奶的保質期從2周延長至1個月。
膜技術在果汁加工中的應用也較早,而且規模較大。它主要是用微濾和超濾進行果汁的澄清和用反滲透進行果汁的濃縮。加工時間從原來的12小時,縮短到2~4小時,果汁回收率從80%~94%提高到95%~99%。以日產500噸的蘋果汁加工廠為例,每年可增加產值35萬美元。反滲透濃縮果汁一般為預濃縮,其固形物濃度為20~25OBx。隨著納濾的出現,將反滲透與納濾組合進行濃縮,其固形物濃度可達到40~45OBx。
啤酒從最初采用微濾進行無菌過濾,發展到用反滲透生產濃縮啤酒和無醇啤酒,濃縮啤酒的酒精度可提高到6%~7%,而無醇